找到相关内容9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丰子恺之静观人生

    一体的眼光看,则均是同群,均能体恤人情,可以相见、相看、相送,甚至于对饮。这是艺术上最可贵的一种心境。习惯了这种心境,而酌量应用这态度于日常生活上,则物我对敌之势可去,自私自利之欲可熄,而平等博爱之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855646.html
  • 从佛教的科学性看民生改善

    自任教主,绝对没有主仆之分,阶级之别。佛教慈悲博爱的精神,不问冤亲,不分种族,不论人畜,平等救济,不会只限于爱人类。所以佛教,可以说是宗教,但绝非一般的宗教,而是理性的,纯善的,正觉的,文明而又平等的...人类前途著想,转移方针,将用于制造核子武器的精神、时间、与金钱,移作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,以驱除人性的残暴,清理人心的自私,实行以佛教慈悲博爱,无我大悲的精神,来化解科学所造成的危机,始可拯救人类...

    文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2155967.html
  •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造像的意义(2)

    重要,这正是普贤菩萨所代表的,这也是他在佛法当中地位崇高的原因。   地藏菩萨的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,观世音菩萨的仁慈博爱、关怀一切,文殊菩萨的甚深般若、广大智慧,要得到普贤菩萨的大行--踏踏实实的做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1756115.html
  • 当代中国宗教现状纵横谈

    奉献精神、博爱精神“作盐作光”,报效祖国,服务人类;伊斯兰教界提出,爱国属于信仰的一部分,要树立“做真主在大地上代治者”的责任意识,不断地完善自我,以积极的人生观和乐观主义的态度,努力学习,勤奋工作,...

    冯今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3256597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1)

    ”,那地球是我的,任我自由自在的游(当然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),那自然就会去爱护这个地球,及其一切事物,其实也默契了耶稣基督的博爱精神。自古以来,圣人所见略同,只是各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各自的徒众。   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556670.html
  • 永明延寿大师至圆、至顿、殊胜、超绝的最高成佛法门

    还包括“博爱济生”、“止杀兴哀”、“放生赎命”。根据佛教的业报轮回说:“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”,故必须“永断杀业”。延寿引《正法念经》云:“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。”“万善”中被称为“第一福田”的是“尽忠...

    净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0757873.html
  • 《中国禅宗通史》的方法论评析(2)

    宗教哲学体系内的道德价值皆在追求一个平等博爱的世界理性。佛教空性智慧所透显的本体真义实是一切价值信念的最终根据,因为空性本体撤除一切私意念虑之作用,后者正是社会理性的破坏者,一切对治破坏社会理性的价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1158009.html
  • 鲁迅、尼采与佛教——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

    。这种两难式的自我盘诘使鲁迅饱受精神折磨,也使他的《野草》达到了现代散文诗中罕见的形而上思辩深度。许寿裳说,鲁迅的伟大“就在他的冷静和热烈都彻底。冷静则气宇深稳,明察万物;热烈则中心博爱,自任以天下之...

    哈迎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5858487.html
  • 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

    学习读书写字的关键时期,根据不同的年龄段,教他背诵书写与其年龄相适应的优秀文化篇章,逐步达到出口成文、提笔成章,并且把所背诵的知识落实在实际行动上,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慈悲博爱、清净纯洁、忍让和平的种子...

    释如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1059208.html
  • 弘一法师(李淑同)的生平、音乐创作以及书法艺术

    ,便觉眼前生意满;庵门常掩,勿忘世上苦人多。’此数年前为草庵所撰寺门联句,疑似古人旧句,然亦未能定也。眼前生意者,生意指草而言。此上联隐含慈悲博爱之意,宋儒周、程、朱诸子文中,常有此类之言,即是观天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5259244.html